瀚海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在线投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瀚海期刊网

首页 > 论文欣赏 > 金融论文 > 详情
 金融论文
电商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案例分析
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其快速的发展,针对它的研究也随之增加。而从最早期的传统供应链到现在的生态圈,它的运作模式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本文以电商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历程、概念及特征。并以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个案来进行分析,具体介绍了它的发展历程、产品、运作模式、操作流程。并且将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与阿里巴巴对比分析,说明了京东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的优势及劣势,并且给电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商 供应链金融 运作模式 大数据 
  近几年我国的电商供应链金融才开始发展,起步晚于国外的电商;但是我国的电商供应链金融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也强、运作效率高。在此背景下,根据我国电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相关电商的运作模式,本文将为我国电商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提供一些建议。 
  一、概念介绍 
  供应链金融的英文名称是Supply Chain Finance,简称SCF。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它是指对供应链的某一部分环节或整个供应链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且通过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从而提高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降低其融资风险并且增加它们的价值。供应链金融提供的是为各类主体的企业进行融资、贷款、理财的业务。目前,供应链金融有四种运作模式: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M+1+N”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模式。 
  在此文中探讨的“M+1+N”模式的电商供应链金融处于供应链金融的3.0时代。它指的是电商企业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风控措施、云计算等技术在电商平台上多种情境下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模式,可以看出在这种模式下电商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不再仅仅是以前“供应链+金融”的简单相加模式,而是“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的高级模式,它将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了链条的稳定性和黏性。 
  二、电商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征 
  电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于近几年,它是在传统模式以及线上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上进行改造创新、结合电商平台和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模式。它具备一些传统模式或者线上模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供应链内部的信息交互丰富。由于电商平台采取的是供应商—电商平台—分销商或者供应商—电商平台—客户的模式,于是相较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或者单纯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它具备拥有丰富的内部交易数据、独特产业链条的优势;并且它们可以依靠自身的业务内容而发展供应链金融,享有更多的内部信息共享、更低价更高效的资金流、更丰富更牢固的信息流以及更稳定的客户基础。 
  2.产品价格合理、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多数情况下拥有其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京东有京东金融,阿里巴巴集团有蚂蚁金服等。在此平台上,电商在平台上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可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并且在电商平台上可以实现更灵活有效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自身的客户信用体系,并依据此实现更高效的风险控制。而且在产品定价和风险控制、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电商的相关成本是较低的。 
  3.资金端相比传统模式弱,资金来源不稳定。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于商业银行或者核心企业,其资金端的实力较强,后续的资金实力不用发愁,而电商尤其是刚起步的电商资金端容易出现问题,如果与银行合作可能难以实现较高的融资额或者出现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如果采用其自身资金又难以实现后续资金流的稳定,存在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等方面问题。 
  三、京东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介绍 
  1.京东金融简介。京东金融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它是由京东金融集团打造的“一站式”在线投融资平台,以成为世界级的伟大公司为目标,依托京东集团强大的资源,将传统金融业务与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探索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建立起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金融等八大业务板块,涵盖了企业金融和消费者金融两大布局,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高质的金融服务。此外,京东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完善,主要包括大数据体系、技术体系、风控体系、投研体系和投顾体系等等,致力于创造“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在2015年京东金融的融资计划书中显示,京东金融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5.41亿元,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且京东金融也获得了多方投资。在2017年3月1日,京东集团宣布其将出让其持有的全部京东金融股份,也就是京东金融68.6%的股份。至此,京东金融已转身为一家纯内资企业。这对它未来的独立发展而言无疑是有利的。 
  2.具体运作模式及操作流程介绍。京东金融链在2012年刚起步的时候,采取的是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当时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订单融资模式、入库单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委托贷款模式等等;而在2013年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开始独立运营之后,它的运作模式与之前大相径庭,发生了一些变化。京东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京保贝”模式、“京小贷”模式、“云仓京融”模式、企业金库模式等四个运作模式。在这里主要对自营平台供应商“京保贝”以及开放平台商家“京小贷”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加以介绍。 
  2.1“京保贝”的运作模式及操作流程。“京保贝”是京东金融于2013年推出的第一款平台自营的供应链金融产品。2013年推出的“京保貝”称为“京保贝”1.0,它动用的资金是京东自营的资金,并且主要服务于京东的供货商。“京保贝”1.0的主要运作模式如下:首先,京东将供应商在京东的平台上形成的历史交易记录、财务数据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形成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京保贝”的客户会得到一个授信额度,供货商企业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申请贷款资金,后台会自动审批、风控、放贷。在2016年3月,“京保贝”进行转型升级,从1.0升级成2.0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京东向其客户下采购订单之后,客户就可在京东金融线上申请融资。之后,客户将客户交付给京东。京东将产品销售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结算并且还款给京东金融。
  可以知道,“京保贝”2.0的供应链节点已经从1.0时代的入库提前到采购的环节;并且它的客户不仅仅是来自京东的自营商,而是具备应收账款条件的公司在风控模型上进行设置后都可以成为“京保贝”2.0的客户。通过“京保贝”的升级,它不仅扩宽了客户来源,也节约了融资时间,并且实现了融资程序上的便捷化、高效化以及融资的成功率等。 
  2.2“京小贷”的运作模式及操作流程。“京小贷”是京东2014年10月推出的一款为京东开放平台商家提供贷款、融资的产品,它坚持以商家为先的原则,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无需抵押品、贷款主动性高、融资成本低、融资迅速、全线上审批是“京小贷”的主要产品特点。目前,“京小贷”主要有面对京东开放平台商家的客户和医药类信贷的两大业务线。其中,面对开放平台商家主要有四个业务:订单贷款、提前收款、信用贷款、代充京准通;医药类信贷包括药批贷款、药店贷款两个业务。“京小贷”的贷款期限在一个月到一年之间,且日利率在0.033%-0.05%之间。下面以京东开放商家专享的贷款的运作模式做一图解: 
  与“京保贝”类似的是,“京小贷”也依靠京东历史交易记录形成数据库,并且通过数据库确定贷款额、还款时间、利率等。京东开放商家可在贷款额限度内进行贷款,京东金融在线上进行审核,审核成功后立即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由京东商城根据结算单向京东金融还款。“京小贷”的整个操作流程都是在线上完成的,大大提升了京东开放平台商家的贷款成功率,为京东的合作商家平台提供了贷款上的便利,并且加深了京东与其平台商家的联系。 
  四、与阿里巴巴的供应链金融的对比 
  阿里巴巴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远早于京东的供应链金融。2002年,阿里推出了它的第一款供应链金融产品——“诚信通”,之后它又陆续推出了“e贷通”、“易融通”等产品;目前来说,阿里巴巴的供应链金融的王牌产品是阿里小贷。阿里巴巴的供应链金融也是利用大数据、订单以及历史交易记录进行信用评估,采取无担保的信贷模式,企业的融资以及贷款提供服务,所有的操作均线上完成。与阿里巴巴相比,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呈现出有以下一些特征。 
  1.京东的客户黏性较强但客户基础较为薄弱。京东的客户往往都是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而阿里巴巴的客户多为平台上的客户企业,从这一点出发,阿里巴巴的客户较为松散,其供应链金融所服务的对象较为松散,而京东本身就是处于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所以它的客户黏性较强。但是从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量以及两家电商平台服务过的企业数量上来说,阿里巴巴的客户数量级远远大于京东。 
  2.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更全面。根据上述介绍可知,阿里巴巴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是阿里小贷和网商银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平台上的商家,它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应用的场景十分有限。而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主要分为与银行合作以及自营两条线,其中与银行合作的线有四种产品,自营线有四种产品,可以说是涵盖了多种服务场景,提供的服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并且为供应链上的企业、京东开放平台上的企业、其他中小企业等都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3.京东的融资成本较低。阿里巴巴的资金来源全部是自有资金,资金供给有限,因此阿里巴巴的融资成本较高且它的资金后续来源可能会存在瓶颈。而京东的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和自有资金两部分,因此它的资金是十分充足的,且融资成本比较低,且发放的贷款等利率较低。 
  五、案例启示 
  1.电商平台应当利用大数据建立好风控体系。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的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风控体系做得非常完善。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利用其自身的历史交易数据以及模型形成一套完备的风控体系,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且降低了其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其他电商平台也应当利用自身平台或者其他数据来源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数据技术以及数据体系,形成自身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好自身的风控体系,降低风险。 
  2.根據市场要求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其不断推出的产品符合了市场的需要、适应了不同企业的需要,因此发展迅速。从2013年京东开始做自营的供应链金融开始,其先后开发了“京保贝”、“京小贷”、“云仓京融”、企业金库等产品,由于其拥有覆盖面广、使用情景多、高效快捷等优势,因此它迅速占领了市场。据此,其他电商平台也应发展富有特色化、时代化、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以此作为占领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基点。 
  3.电商平台应降低借贷双方的成本。在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前期运用与银行的合作,后期才开发了自营的产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并且能够做出创新型的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因此,在电商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初期或者中期,借助商业银行的力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可以帮助电商平台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194-206. 
  [2]刘旭彤. 京东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6. 
  [3]林晓中. 阿里冲击波下的小微企业信贷与供应链金融[N]. 中国经营报,2012-09-03(C07). 
  作者简介:花倩(1993—)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相关期刊分类